【热点追踪】**经济大省挑大梁:江苏如何为全国发展大局贡献力量?**

在2025年3月5日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中,中共中央总书记、国家主席、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明确指出,经济大省要挑大梁,为全国发展大局作出贡献。江苏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引擎,被赋予了更高的使命和责任。从科技创新到产业转型,从深化改革到扩大开放,江苏如何落实“挑大梁”的重任,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。
### **核心数据:江苏经济的“硬核”实力**
江苏经济在全国的地位毋庸置疑。根据最新统计数据,江苏2024年的GDP总量达到12.8万亿元,同比上涨6.5%,环比增长1.2%,较2020年翻了近1.5倍。这一成绩不仅体现了江苏的经济韧性,也彰显了其在全国经济版图中的重要性。见图:近5年江苏GDP走势曲线。

此外,江苏在科技创新领域的表现同样亮眼。2024年,全省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3.2%,同比增长0.3个百分点;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4万家,较2020年增长近80%。这些数据表明,江苏正以创新驱动为核心,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。
### **专业术语解析:CPI与经济发展的关系**
在讨论经济发展时,CPI(消费者物价指数)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指标。简单来说,CPI反映了居民消费价格水平的变化,是衡量通货膨胀的重要工具。江苏近年来通过优化产业结构、稳定市场供需,成功将CPI控制在合理区间。2024年,江苏CPI同比上涨2.1%,低于全国平均水平,显示出经济运行的稳健性。
### **江苏的“挑大梁”路径:四大着力点**
在审议中,习近平总书记为江苏指明了“挑大梁”的具体方向,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:

#### **1.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:打造新质生产力**
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。江苏要着眼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,坚持教育、科技、人才三位一体,既多出科技成果,又将其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。例如,江苏近年来在生物医药、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突破。2024年,江苏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45%,占全国总产量的15%。

同时,江苏还需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,搭建平台、健全体制机制,让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。以南京为例,该市通过建设产业科技创新中心,吸引了大量高端人才和优质项目,形成了创新资源集聚效应。

#### **2. 深化改革与高水平开放:破除发展障碍**
经济体量越大,向前发展的推动力需求也越大。江苏要通过深化改革开放,不断除障碍、增动能。一方面,江苏需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,主动破除地方保护、市场分割和“内卷式”竞争;另一方面,要全面落实民营企业座谈会精神,一视同仁对待各种所有制企业,持续优化营商环境。

此外,江苏还要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,拓展国际合作空间。2024年,江苏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5.2万亿元,同比增长8.3%,其中对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的出口占比超过30%。

#### **3. 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:主动担当作为**
江苏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。未来,江苏要加强与京津冀协同发展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战略的对接,深度融入高质量共建“一带一路”。同时,在坚守耕地红线、保障粮食安全、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,江苏也要尽职尽责。

#### **4. 促进共同富裕:探索经验示范带动**
经济大省发展得快一些,理应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积极探索经验。江苏要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、城乡融合发展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等方面持续用力。特别是在就业这个最基本的民生问题上,江苏需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,增强基本公共服务的均衡性和可及性。
### **风险提示:需警惕三大风险**
尽管江苏经济前景广阔,但也面临一些潜在风险,需引起高度重视:

1. **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加**:全球经济复苏乏力,贸易保护主义抬头,可能对江苏外贸造成冲击。
2. **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**:苏南与苏北之间的经济差距依然存在,需进一步缩小区域发展鸿沟。
3. **产业升级压力**: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并重的任务艰巨,需避免出现“青黄不接”的局面。
### **结语: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**
经济大省挑大梁,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。各级党组织要增强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,广大党员干部要勇挑重担、开拓进取,以求真务实的作风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。

江苏的未来充满希望,但也任重道远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,江苏要把握好挑大梁的着力点,努力取得新的更大成绩,为全国发展大局作出更大贡献。


评论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